記者11月5日從安徽省科技廳獲悉,日前,《安徽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(2025~2027年)》(簡稱“《方案》”)正式印發,將加快推進我省科技服務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、融合化發展。
發展壯大潛力領域
針對研究開發和轉移轉化等方面的服務能力,是地方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。
《方案》明確,從今年開始三年間,我省將統籌推進國家實驗室、科技領軍企業、大校大院大所等戰略科技力量建設,高水平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,持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。
在新時代科技創新中,企業、高校院所是創新的主體。《方案》提出,支持企業面向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、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,空天信息、先進材料等未來產業,布局技術研發、工藝優化、系統集成等研發服務鏈。支持企業、高校院所聯合組建省(重點)實驗室、省(特色)產業創新研究院、省技術創新中心、省產業創新中心、省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共性技術平臺,積極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,開展基礎前沿領域研發攻關,強化科技創新源頭供給。鼓勵探索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(AI for Science)科研新模式,在新藥研發、新材料研制等領域,探索研發分學科的數據庫和智能體,提供開放式研發服務。
近年來,安徽著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,《方案》提出,三年間將圍繞重點產業領域,支持企業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50個左右概念驗證中心,開展技術成熟度評價、項目產業化評估。建設一批省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,支持探索開展中試費用分擔、利益共享等創新。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,積極爭取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在安徽布局,支持高校設立技術轉移專業機構。
今年6月下旬,安徽省科技廳公示我省首批頂尖孵化器建設名單,涵蓋人工智能、大健康、機器人、低空經濟、集成電路五大領域。《方案》明確,三年間,我省將布局建設的頂尖孵化器將達10家左右,強化“種子”發現、企業育成、平臺服務、投資促進和資源融通功能。建設一批創新加速器,提供融資服務、商業驗證、產業對接等增值服務。
科技發展,自主知識產權是核心要素,也是經濟元素。《方案》針對強化知識產權服務支撐提出,加快建設合肥法務區,多渠道集聚國內外知名知識產權機構、律師事務所、會計師事務所等,為科研團隊、企業、科創平臺等提供優質專利、商標代理服務,推進從商標申請注冊服務向品牌策劃、培育、管理等多元化服務轉變。依托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,提供集快速授權、快速確權、快速維權于一體的服務渠道。
鞏固提升新興領域
信息技術服務及技術推廣服務,可助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。
《方案》提出,將推動“科大硅谷”、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、工業互聯網實現“谷、院、網”協同融合發展。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,引育垂類模型企業不少于100家、數據標注企業不少于500家。有序建設數據中心、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,推動高質量數據集和數據資源樞紐調度體系建設。加快軟件信息服務“一市一園”建設,建設軟件園20家左右。積極爭創國家公共數據“跑起來”示范場景,推廣數據產權登記試點,大力發展數商生態。
支持建設省、市、縣三級聯動的科技大市場,推動安徽科技大市場融入國家統一技術交易服務平臺,推動更多跨區域科創服務聯動發展。以場景應用牽引前沿科技領域技術迭代,每年遴選省“十大標桿場景”和一批省級標桿應用場景和商業化應用解決方案,發布未來產業應用場景機會和能力清單。支持“三新”聯合應用推廣,依法依規在招標投標、政府采購等領域推廣應用。打造安徽“雙創匯”、“高校院所行”活動品牌,開展技術供需對接和推廣應用。
轉型升級重點領域
《方案》還明確,我省將圍繞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裝備等重點產業,開展建筑光伏一體化、綠色建材等技術研發,布局實施一批科技攻關項目,強化建筑領域工程技術創新。
開展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行動,支持色譜儀等高端儀器設備研制,力爭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達2000家左右。重點圍繞量子精密測量等產業建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,推進計量設施共建共享,加強關鍵共性計量技術研究和應用,拓展全鏈條計量服務。
積極培育行業高端智庫,建設先進行業知識庫,提供網絡化、集成化、專業化科技咨詢和知識服務。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設,鼓勵圍繞重點領域、優勢學科創辦一流科技期刊。加強科技信息資源市場化開發利用,大力發展科技傳媒。高質量辦好世界制造業大會、中國(安徽)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等,主動承接全國大型科技會展活動。
五大行動促發展
針對各領域目標,《方案》提出,將實施科技服務招商、體制機制改革、科技金融賦能、專業人才匯聚、集聚發展躍升五大行動,促進我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。
我省將建設創業安徽全球中心,培育一批創業街區,招引優質科技服務商。推動高校院所科技人員、企業以技術入股、“主輔分離”、“分轉子”等方式成為科技服務商。支持科技服務商通過產業鏈整合、股權并購等方式,開展跨區域合作。組織“抱團出海”等專題活動,推動科技服務商“出海服務”。
開展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,推動解決科技服務業領域要素保障不足等問題。打造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2.0版,深化科研人員職稱評聘制度改革,探索職務科技成果資產單列管理制度。
推動省級天使基金群規模超150億元,支持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母基金設立并購重組子基金,探索設立科技型并購子基金。實施金融支持科創企業“共同成長計劃”提質擴面行動,每年新增科技企業貸款超1000億元。
依托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培養科技服務業“五懂”人才。支持組建技術經理人事務所,健全技術經理人從業傭金制等收益分配制度。開展“金牌技術經理人”遴選活動,支持作出突出貢獻的技術經理人申報省有關人才計劃,將金牌技術經理人、高級技術經理人納入省高層次人才分級分類目錄。
以縣(市、區)和省級以上開發區為建設主體,培育建設一批省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集聚區,擇優給予支持。支持集聚區在技術要素確權、科技成果“先使用后付費”許可等方面開展創新探索。支持合肥市依托濱湖科學城、“科大硅谷”、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等,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服務業產業高地。支持蕪湖、馬鞍山、滁州等市立足產業基礎,打造國內領先的科技服務業特色產業高地,支持其他市因地制宜培育建設科技服務業產業集群。(科創融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郜征)


中安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皖B2-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208228 2009-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